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教育融合,赋能教师教学创新能力,2月19日和2月21日,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1号教学楼智慧教室先后举办两场AI教学示范课活动。本次培训聚焦AI技术在医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,通过皮肤组织学与系统解剖学两门课程案例,为全校200余名教师提供了一场“技术赋能教学”的沉浸式学习体验。
2月19日,来自基础医学院的彭彦霄老师以“‘肤’载智德——皮肤组织学课堂的AI赋能与价值引领”为题,从课前准备、线上学习、课堂教学、课后学习、评估反思等方面,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。同时,通过案例分享与实操演练,向教师们展示了如何利用AI快速生成丰富的教学内容,如何借助智能互动工具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,以及如何利用AI技术开展精准教学评价等内容,从而实现精准教学。

从理论到实操:解锁AI教学新技能
2月21日,来自基础医学院的产翠翠老师以“肝胆相照 智行解剖”为题,将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与先进的AI技术相结合,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示范。讲解过程中,消化系统中“肝”的微观结构以三维动态形式具象呈现,使得原本抽象、复杂的人体器官结构变得生动形象、触手可及。“技术融合+智能交互”的教学方式,让传统解剖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临床思维训练:AI重构解剖教学场景
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教师对AI技术应用的理解,为教师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,也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。下一步,学校将继续加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培训力度,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创新,加快建设一批适应数字化转型的“AI+课程”等智慧课程,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。(姚露/文 秦莉、胡蝶/图)